首頁

|

控糖教室

|

認識糖尿病

我得糖尿病了嗎?糖尿病自我檢測3步驟,及早發現及早控制!

2025.06.01

養成糖尿病自我檢測習慣,及早發現、及早控制,就有機會逆轉糖尿病前期

糖尿病是臺灣10大死因之一,每年有近萬人因糖尿病或其併發症而死亡,不過,這並不代表一罹患糖尿病就完全無計可施,只要在糖尿病症狀初期時,及早發現、及早管理,就有機會延緩糖尿病的進程,並降低後續產生健康問題的機率。本篇文章帶各位從零認識糖尿病原因、類型,並提供糖尿病初期常見症狀及糖尿病自我檢測3步驟,幫助各位養成血糖監測的習慣,及時掌握自己的血糖健康狀態!

為什麼會得糖尿病?糖尿病原因與類型介紹

糖尿病是胰島素功能異常的代謝疾病,胰島素的功能是負責讓葡萄糖從血液進入細胞中,以提供身體所需的能量,但當胰島素分泌不足,或是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度降低時,葡萄糖就會繼續累積在血液中,長期血糖含量過高,就容易形成糖尿病,常見的糖尿病原因包括:

  • 胰臟功能受損或因年紀增長而衰退
  • 長期攝取高糖、高油、高熱量食物
  • 運動量太低
  • 體重過重、肥胖
  • 有糖尿病家族史
  • 高血壓、高血脂等代謝症候群

 

糖尿病依成因不同可分為4種類型:

 

  1. 第一型糖尿病(T1DM):常見於幼童或青少年,與胰島素分泌功能有關,日常須依醫師指示調整飲食與生活習慣,搭配醫療協助管理。
  2. 第二型糖尿病(T2DM):為最常見的糖尿病類型,因後天生活型態或疾病所引起,可透過調整飲食、運動與藥物控制,好發於成年人。
  3. 妊娠型糖尿病:懷孕期間因賀爾蒙改變或內分泌失調所引發的高血糖症狀,常見於體重過重、肥胖或有糖尿病史的孕婦,一般會在產前檢查中被注意到,孕後通常會恢復正常。
  4. 其他型糖尿病:因染色體、胰臟、內分泌相關疾病或藥物所引起的糖尿病,較為少見。

糖尿病症狀有哪些?糖尿病症狀初期12大警訊

糖尿病初期的症狀其實大多都不太明顯,很多人會誤以為只是剛好壓力大、抵抗力差所導致,直到健康檢查或看醫生時才意外發現,反而錯過了糖尿病最佳的控制時機。

以下為各位整理了常見12個糖尿病初期症狀,當發現身體長時間或是出現多個症狀時,務必提高警覺,必要時盡快尋求醫生協助:

  1. 容易口渴
  2. 頻尿且尿量多
  3. 疲倦無力
  4. 食慾增加、容易肚子餓
  5. 體重異常下降
  6. 燥熱多汗
  7. 視力模糊
  8. 牙齦發炎、牙周病
  9. 四肢末梢刺麻
  10. 皮膚乾癢、疼痛
  11. 脖子、腋下皮膚變黑
  12. 傷口不易癒合

糖尿病會好嗎?及早控制就能穩定血糖!

很多人一聽到糖尿病,就覺得這好像是一輩子的負擔,但事實上真的是如此嗎?

糖尿病的成因相當複雜,當被確診為糖尿病後,就代表胰島素功能已受損,目前醫療技術尚無法完全治癒,但根據衛生福利部指出,只要在糖尿病前期,立即調整不良的生活型態,還是可以逆轉並降低超過5成的糖尿病發生風險。

因此,只要在糖尿病症狀初期就及早發覺、積極控制,從飲食、運動、睡眠、減重、藥物等方面著手調整,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,還是有機會長期穩定血糖,逆轉糖尿病前期症狀,並降低未來可能引發的身體負擔與健康風險。

糖尿病自我檢測3步驟,及早發現及早控制!

該怎麼判斷自己是否有罹患糖尿病呢?若發現自己為糖尿病高風險族群,或是已有上述糖尿病症狀,建議養成血糖自我監測的習慣,透過監測日常血糖變化,就能及早發現異常狀況,把握最佳的醫治時機。以下提供糖尿病自我檢測的3步驟:

步驟一、定期測量血糖

使用精準度高、穩定性高的血糖機,定期測量血糖值,常見測量時間包含空腹、飯前、飯後及睡前。血糖穩定者,建議每週測量1~2次,血糖不穩定者,建議每天測量至少1次,如有注射胰島素者,建議每天測量至少3次。

測量前務必清潔雙手,並確認血糖機校正及試紙狀況皆正常後,再依據使用說明書之步驟完成採血,避免因為髒污或其他因素影響血糖值判讀的正確性。

 

步驟二、判讀血糖值是否異常

 

常見的血糖監測指標為空腹血糖值及飯後血糖值。空腹血糖值正常範圍為小於100mg/dL,飯後2小時血糖值正常範圍則為小於140mg/dL,高於上述範圍則為糖尿病前期。

若空腹血糖高於126mg/dL,或飯後2小時血糖超過200mg/dL,則有被診斷為糖尿病的機率,建議儘速就醫檢查。

 

步驟三、穩定紀錄血糖趨勢

 

血糖會因每個人當天的身體狀況而有所不同,建議除了要定期監測血糖外,務必養成穩定紀錄的習慣,長期觀測才更能準確掌握血糖的變化趨勢。

建議優先選擇具備自動記錄、數據化管理APP的血糖機,測量當下即能自動儲存血糖值,並生成血糖趨勢報告圖,方便自己及家人檢視外,看診時也可以提供給醫生參考評估。

健康管理的第一步:養成糖尿病自我檢測習慣!

糖尿病雖然無法完全消失,但只要養成定期自我監測血糖的習慣,持續觀察血糖變化趨勢,當發現數值異常時,也能及早諮詢專業意見。只要配合醫療建議,並持之以恆培養良好的飲食與作息習慣,就能有助於穩定管理血糖狀態,減少後續健康負擔的風險。

改變,從現在開始!如果你曾被提醒血糖偏高,或家中有糖尿病病史,現在就是養成紀錄血糖與調整生活步調的好時機。試著從均衡飲食、規律運動、少喝含糖飲料、定期紀錄血糖變化做起,小小改變也能慢慢累積出穩定的生活節奏。別等到身體出現警訊,才開始關心自己。

 

延伸閱讀:

回列表